기본고전DB

위치 : > 書經集傳 > 夏書 禹貢      6/59
책갈피 구분 夏書 禹貢 원문      주(註) 감추기 낭송 및 토론
책갈피 편명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 注2
토론
책갈피 1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 注2
토론
책갈피 2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3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 注2
토론
책갈피 4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梁岐 皆冀州山이라 梁山 呂梁山也 在今石州離石縣東北하니라 爾雅云 梁山 晉望이라하니 卽冀州呂梁也 呂不韋曰 龍門未闢하고 呂梁未鑿 河出孟門之上이라하고 又春秋 梁山崩이라하여늘 左氏穀梁 皆以爲晉山이라하니 則亦指呂梁矣 酈道元謂 呂梁之石 崇竦하여 河流激盪하여 震動天地라하니 禹旣事壺口하고 乃卽治梁也 岐山 在今汾州介休縣하니 狐岐之山으로 勝水所出이니 東北流하여 注于汾이라 酈道元云 後魏於胡岐 置六壁하고 防離石諸胡하여 因爲大鎭이라하니 今六壁城 在勝水之側하니 實古河逕之險阨이라 二山 河水所經이니 治之 所以開河道也 先儒以爲雍州梁岐者 非是
토론
책갈피 5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6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 注2
토론
책갈피 7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8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9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恒衛 二水名이라 恒水 地志 出常山郡上曲陽縣恒山北谷이라하니 在今定州曲陽縣西北恒山也 東入滱水 薛氏曰 東流合滱水하여 至瀛州高陽縣하여 入易水라하고 鼂氏曰 今之恒水 西南流하여 至眞定府行唐縣하여 東流入于滋水하고 又南流入于衡水라하니 非古逕矣 衛水 地志 出常山郡靈壽縣東北이라하니 卽今眞定府靈壽縣也 東入滹沱河 薛氏曰 東北合滹沱河하여 過信安軍하여 入易水 從其道也 大陸 孫炎曰 鉅鹿北廣阿澤이니 河所經也라하고 程氏曰 鉅鹿 去古河絶遠하니 河未嘗逕邢以行하니 鉅鹿之廣阿 非是라하니라 按爾雅컨대 高平曰陸이라하니 大陸云者 四無山阜하여 曠然平地 蓋禹河自澶相以北으로 皆行西山之麓이라 班馬王橫 皆謂載之高地하니 則古河之在貝冀以及枯洚之南 率皆穿西山踵趾以行이라가 及其已過信洚之北하여는 則西山勢斷하여 曠然四平일새 蓋以此地 謂之大陸하니 乃與下文北至大陸者合이라 隋改趙之昭慶하여 以爲大陸縣하고 唐又割鹿城하여 置陸渾縣하니 皆疑鉅鹿之大陸 不與河應하여 而亦求之向北之地하니 杜佑李吉甫以爲邢趙深三州爲大陸者得之 作者 言可耕治 水患旣息 而平地之廣衍者 亦可耕治也 恒衛 水小而地遠하고 大陸 地平而近河 其成功於田賦之後
토론
책갈피 10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11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碣石 地志 在北平郡驪城縣西南河口之地라하니 今平州之南也 冀州 北方貢賦之來 自北海入河하여 南向西轉而碣石在其右轉屈之間이라 曰夾右也 程氏曰 冀爲帝都하여 東西南三面距河하니 他州貢賦 皆以達河爲至 此三方 亦不必書 而其北境則漢遼東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之地 其水如遼濡滹易 皆中高하여 不與河通이라 必自北海然後 能達河也 又按 酈道元言驪城枕海 有石如甬道數十里 當山頂 有大石하여 如柱形하니 韋昭以爲碣石이라 其山 昔在河口海濱이라 以誌其入貢河道러니 歷世旣久 爲水所漸淪하여 入于海하니 已去岸五百餘里矣 戰國策 以碣石在常山郡九門縣者 恐名偶同이요 而鄭氏以爲九門無此山也라하니라
토론
책갈피 12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13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九河 爾雅 一曰徒駭 二曰太史 三曰馬頰이요 四曰覆鬴 五曰胡蘇 六曰簡潔이요 七曰鉤盤이요 八曰鬲津이요 其一則河之經流也어늘 先儒 不知河之經流하고 遂分簡潔爲二하니라 旣道者 旣順其道也 ○ 按 徒駭河 地志云 滹沱河라하고 寰宇記云 在滄州淸池南이라하고 許商云 在平城이라하니라 馬頰河 元和志 在德州安德平原南東이라하고 寰宇記云 在棣州滴河北이라하고 輿地記云 卽篤馬河也라하니라 覆鬴河 通典云 在德州安德이라 胡蘇河 寰宇記云 在滄之饒安, 無棣, 臨津三縣이라하고 許商云 在東光이라하니라 簡潔河 輿地記云 在臨津이라 鉤盤河 寰宇記云 在樂陵東南하니 從德州平昌來라하고 輿地記云 在樂陵이라하니라 鬲津河 寰宇記云 在樂陵東하니 西北流入饒安이라하고 許商云 在鬲縣이라하고 輿地記云 在無棣라하니라 太史河 不知所在 自漢以來 講求九河者甚詳이나 漢世近古로되 止得其三이러니 唐人 集累世積傳之語하여 遂得其六하고 歐陽忞輿地記 又得其一이라 或新河而載以舊名하고 或一地而互爲兩說하니 要之컨대 皆似是而非하여 無所依據 至其顯然謬誤者하여는 則班固以滹沱爲徒駭하니 而不知滹沱不與古河相涉이요 樂史 馬頰 乃以漢篤馬河當之 鄭氏 求之不得일새 又以爲九河 齊桓 塞其八流以自廣이라하니 夫曲防 齊之所禁이니 塞河 宜非桓公之所爲也 河水可塞이어니와 而河道 果能盡平乎 皆無稽考之言也 惟程氏以爲九河之地 已淪於海라하고 引碣石爲九河之證하여 以謂今滄州之地 北與平州接境하여 相去五百餘里하니 禹之九河 當在其地 後爲海水淪沒故 其迹不存이라 方九河未沒於海之時 從今海岸하여 東北更五百里平地 河播爲九 在此五百里中이라 又上文言夾右碣石이라하니 則九河入海之處 有碣石在其西北岸이라 九河 水道變遷하여 難於推考로되 而碣石 通趾頂皆石이니 不應仆沒이어늘 今兗冀之地 旣無此石이요 而平州正南 有山而名碣石者 尙在海中하니 去岸五百餘里 卓立可見이니 則是古河自今以爲海處 向北斜行하여 始分爲九 其河道已淪入於海 明矣 漢王橫 言昔天常連雨하고 東北風하여 海水溢西南하여 出浸數百里라하니 九河之地 已爲海水所漸이라 酈道元 亦謂九河碣石 苞淪於海라하니라 後世儒者 知求九河於平地하고 而不知求碣石有無以爲之證이라 前後異說 竟無歸宿이라 蓋非九河之地而强鑿求之하니 宜其支離而不能得也니라
토론
책갈피 14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15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16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17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18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19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20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21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책갈피 22章 1節
토론
책갈피 - 注1
토론
Copyright @ (사)전통문화연구회, 동양고전정보화연구소 고전교육연구실